计算机网络分层结构 ✨
🏗️
分层设计思想
📦
快速网络四层结构
第四层(顾客层)
:货物打包
第三层(快递员层)
:取件和派件
第二层(仓储部门)
:冷链存储和路由
第一层(运输部门)
:包裹运输
节点差异
终点站
:实现全部四层功能
中转站
:仅需运输和仓储功能
⚙️
计算机网络核心功能
🔧
差错控制
:确保数据传输过程不出错
流量控制
:调节发送速率使接收端能及时处理
分段与重载
:数据块划分传输后还原
复用与分用
:高层会话共享低层连接
连接管理
:建立/释放逻辑连接
设计思路:类比快速网络,采用分层思想将复杂功能分解到不同层次
📚
五层模型
🖥️
五层结构
应用层
:用户接口
传输层
:端到端通信
网络层
:路由选择
数据链路层
:帧传输
物理层
:比特传输
节点实现
主机
:全部五层
路由器
:下三层(网络层、数据链路层、物理层)
🏛️
三种常见体系结构
📊
模型
层数
特点
OSI参考模型
7层
理论完善,功能重复,法律标准
TCP/IP模型
4层
设计简单高效,事实标准
五层模型
5层
综合OSI和TCP/IP优点,教学友好
🔑
关键概念
🧠
实体
某层的活动元素(软硬件模块)
对等实体
不同节点同一层的实体,通过协议通信
协议
控制对等实体通信的规则(水平约束)
服务
下层为上层提供的功能(垂直交互)
接口(SAP)
相邻层交换信息的逻辑接口
🔄
数据传输流程
📤📥
发送方
应用层→传输层→网络层→数据链路层→物理层→物理媒体
接收方
逆向解封装
路由器
仅处理下三层,转发数据包
分层设计原则
:功能分配需合理(如运输层不负责派件)
🔀 打乱顺序
🔄 重置卡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