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CP/IP模型学习卡片

📚
TCP/IP模型层次结构
点击查看各层名称和顺序
TCP/IP模型层次结构
  • 网络接口层:对应OSI的物理层+数据链路层
  • 网络层:对应OSI网络层
  • 传输层:对应OSI传输层
  • 应用层:整合OSI会话层、表示层和应用层
记忆口诀:"接网输用"
(网络接口层、网络层、传输层、应用层)
🔄
TCP/IP与OSI区别
点击查看设计理念差异
TCP/IP与OSI区别
  • 层次简化:TCP/IP将会话层和表示层功能合并到应用层
  • 接口层设计:OSI详细规定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,TCP/IP不具体规定
  • 可靠性保障:OSI各层都需要差错控制,TCP/IP集中在传输层
  • 网络层服务:OSI提供虚电路+数据报,TCP/IP仅数据报
🏆
TCP/IP优势
点击查看商业成功因素
TCP/IP优势
  • 灵活性:应用层可按需实现功能
  • 开放性:网络接口层不限定具体实现
  • 高效性:网络层功能简化,路由器负载降低
  • 适应性:更适合现代网络需求(如直播等)
商业成功因素
1. 硬件厂商创新自由
2. 核心网络负载低
🔀
网络层功能对比
点击查看OSI与TCP/IP差异
网络层功能对比
  • OSI网络层
    • 支持差错控制/流量控制
    • 提供虚电路(可靠)和数据报(不可靠)服务
  • TCP/IP网络层
    • 仅提供无连接不可靠服务
    • 功能移交传输层
核心逻辑
全局正确→局部正确(传输层保障即可)
📡
传输层服务类型
点击查看TCP与UDP区别
传输层服务类型
  • TCP
    • 有连接可靠服务
    • 保证数据有序/不丢失
  • UDP
    • 无连接不可靠服务
    • 容忍数据丢失(如直播)
对比OSI
OSI传输层仅支持可靠服务,体现时代局限性