组帧技术学习卡片
组帧概述 📦
- 核心功能:将网络层IP数据报封装成帧,实现相邻节点间的可靠传输
- 两大问题:
- 帧定界:识别帧的起始和结束位置
- 透明传输:去除定界信息,还原原始数据
字符计数法 🔢
- 实现方式:帧首部使用固定长度(如1字节)计数字段表示总帧长
- 注意:总长度=计数字段长度+数据部分长度
- 缺陷:
- 最大帧长受限(如8位最大255字节)
- 多米诺效应:单个计数字段出错会导致后续所有帧定界错误
字节填充法 ✏️
- 特殊字符:
- SOH(0x01):帧起始标记
- EOT(0x04):帧结束标记
- ESC(0x1B):转义字符
- 处理规则:
- 数据部分出现SOH/EOT时,前插ESC字符
- 数据部分出现ESC时,前插另一个ESC字符
- 接收方执行逆操作
零比特填充法 0101
- 帧标记:特殊比特串01111110标识帧首尾
- 发送方处理:
- 扫描数据部分,每连续5个1立即填充1个0
- 确保数据部分不会出现6个连续1
- 接收方处理:
- 检测到01111110即为帧边界
- 数据部分每连续5个1则删除后续0
- 应用协议:HDLC协议、PPP协议
违规编码法 ⚡
- 物理层配合:利用曼彻斯特编码规则
- 正常编码:周期中点跳变(上跳0/下跳1)
- 违规信号:周期中点无跳变
- 实现方式:
- 帧首尾各插入1个时钟周期的违规信号
- 数据部分原样传输不作处理
- 优势:无需修改数据内容,硬件实现效率高
方法对比 📊
- 健壮性:零比特填充 > 字节填充 > 违规编码 > 字符计数
- 效率:零比特填充硬件易实现
- 关键记忆点:
- 透明传输的本质是"加壳-传壳-去壳"过程
- PPP协议采用零比特填充法(高频考点)
- 违规编码法需与物理层编码方案配合使用
- 字符计数法:容错差,易受多米诺效应影响
- 零比特填充法:现代网络主流方法
1/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