选择重传协议(SR)学习卡片
窗口大小限制条件
- 发送窗口 WT > 1,接收窗口 WR > 1
- 接收窗口 ≤ 发送窗口:WR ≤ WT
- 用n比特编号时:WT + WR ≤ 2n
- 实际应用:通常取 WT = WR
- 示例:3bit编号时 WT = WR = 4
考试重点:窗口大小限制条件的推导与验证
确认机制
- 不支持累计确认,必须逐帧返回ACK
- 正确帧返回ACK_i(如ACK0、ACK1)
- 检测到错误帧时返回NAK_i主动请求重传
- 与后退N帧协议的区别:后退N帧支持累计确认
易混淆点:与后退N帧协议的累计确认机制对比
重传机制
- 超时重传:未收到ACK时触发
- NAK请求重传:收到NAK后立即重传
- NAK机制优势:相比单纯超时重传能提升效率
- 与停止等待协议的区别:SR允许多个帧在传输中
核心优势:NAK机制可提前触发重传
异常处理
数据帧丢失:
- 发送方通过独立计时器超时重传
- 接收方通过窗口位置识别重复帧
数据帧错误:
- 接收方丢弃错误帧并返回NAK
- 发送方立即重传,无需等待超时
ACK丢失:
- 接收方通过窗口位置判断重复帧
- 对重复帧再次返回ACK
高频考点:窗口滑动与帧编号循环的匹配逻辑
窗口违规后果
- 当 WT + WR > 2n 时:
- 接收方无法正确判别重复帧
- 可能导致错误接收已处理过的帧
- 示例:3bit编号下 WT = 5, WR = 4 不满足条件
根本原因:窗口过大导致新旧帧编号无法区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