内存基础知识学习卡片

💾

内存基本概念

点击翻转查看详情

内存基本概念

硬件定义
计算机中用于临时存储数据的硬件设备
示例:华为P30的8GB内存,外星人笔记本的32GB内存
与外存区别
内存是临时存储(如8GB),外存是永久存储(如64GB)
价格参考
三星DDR4 4GB内存条约355元
内存是临时存储设备,与外存有本质区别
⚙️

内存核心功能

点击翻转查看详情

内存核心功能

数据缓冲
解决CPU(10Hz级)硬盘(10Hz级)速度矛盾
存储单元
内存被划分为若干"小房间"(存储单元)
编址方式
字节编址:1地址=1字节=8bit(最常见)
字编址:1地址=1字(长度取决于字长,如16/32/64位)
编址方式决定存储单元大小,字节编址最常见
📍

地址管理机制

点击翻转查看详情

地址管理机制

地址分配
0开始连续编号
存储容量计算
8GB内存按字节编址:8×2³⁰=2³³个存储单元
需要33位二进制地址表示(2³³需要33个二进制位)
数据单位换算
1B=8b
1KB=2¹⁰B=1024B
1MB=2²⁰B=1,048,576B
1GB=2³⁰B=1,073,741,824B
内存容量与地址位数关系:n位地址可寻址2ⁿ个存储单元
📝

指令工作原理

点击翻转查看详情

指令工作原理

机器指令组成
操作码(操作类型)+参数(内存地址/寄存器编号)
示例:x=x+1
编译为3条机器指令:
1. 从内存地址79读取数据到3号寄存器
2. 将3号寄存器值加1
3. 将3号寄存器值写回内存地址79

程序段存放进程的指令代码

数据段存放程序变量(如x变量)

指令=操作码+地址参数,理解x=x+1的3步执行过程
🔄

地址转换策略

点击翻转查看详情

地址转换策略

绝对装入
编译时确定物理地址
灵活性差,仅适用于单道程序环境
可重定位装入(静态重定位)
装入时一次性地址转换
需分配连续内存空间,运行期间不可移动
动态运行时装入(动态重定位)
运行时通过重定位寄存器计算物理地址
支持进程移动和不连续分配(现代系统采用)
动态重定位最灵活,现代系统普遍采用
🖥️

程序运行流程

点击翻转查看详情

程序运行流程

  1. 源代码编写(.c文件)
  2. 编译生成目标模块(.o文件)
  3. 链接形成装入模块(.exe文件)
  4. 装入内存并执行

链接方式
静态链接:运行前完成所有链接工作
装入时动态链接:装入内存时实时链接
运行时动态链接:执行时按需调入并链接(如Windows的DLL)
记住4个步骤:编写→编译→链接→装入